The Immaculate Collection  是高一、還是高二?我都已經記不太清楚了,只記得同學Cesar丟了一張卡帶給我,讓我帶回家去聽,似乎他還說了一句:「你會喜歡的。」

 

  那時,聽音樂對我來說不是一件頂重要的事,接觸到的音樂大抵來自電視上的中西流行歌,以及父母他們聽的國台語老歌。那些聽過的歌曲,有些自然是非常喜歡的,只不過小時候父母在金錢上管控得緊,一天的零用錢扣掉中餐的便當花費,其實所剩無幾,就算再喜歡哪首歌,也不會想去花錢買專輯,總得先為自己的肚皮打算才是。記憶裡,同學間也不太常聊音樂。我念的是男校,又正值血氣方剛之期,較熟的同學也沒幾個有文藝腔,我們消磨時間的方式,都是打球,除此之外,就屬男生與男生間的話題,一些青春期才有的,狗屁倒灶的「鳥事」。在接下卡帶的同時,我還真不懂,為何Cesar會給我那張卡帶,更何況那是張西洋流行專輯。

 

  那張卡帶是Madonna的第一張精選輯 - "The Immaculate Collection"。專輯的封面上不是放照片,倒是有一個以"M"設計出的標誌,應該是取歌手名字的第一個字母而來,我看了倒是覺得莫名的喜歡。錄音帶盒裡面夾著一張折成卡帶大小的歌詞單,攤開後一面是歌詞,歌詞下方印有Madonna歷年發行的專輯封面,另一面則是她的經歷簡介,以及隨著介紹時序放上的照片;拿出封面紙拉開後,內頁則放了特別為這張專輯拍攝的照片,還有歌詞單上經歷簡介的原文。小時候我總以為西方人是一個模子刻出來的,哪個女星不是碧眼、聳鼻、薄唇,擁有一張玲瓏的臉蛋兒;Madonna縱然也算是個美女,對我來說還不都一個樣兒,但她給我的第一眼印象很深,照片上她展現多種不同的樣貌,唯一的共通點是來自她眼神中的「自信」。

 

  第一次聽完整張專輯十七首歌後,我最喜歡的是"Crazy For You",雖然只聽得懂幾句歌詞,但情歌總特別吸引人,會使人莫名的沉溺其中。在CD還是奢侈品的年代,有錄音帶聽就不錯了,而想隨時選跳喜歡的曲目或連續只聽一首歌,卻不是件容易的事;我就這麼倒啊、轉啊,聽了好一陣子"Crazy For You"。後來我真正開始愛上這個女人時,總認為這首歌是個預兆,似乎早已預告著,她是我這輩子第一個真心喜歡上的女子。

 

  Cesar偶而會跟我聊她,說些跟她有關的事,不知不覺得心裡那份情愫激增,專輯裡的歌是越聽越喜歡,因為喜歡,我甚至努力翻字典查單字,只了為要知道歌裡唱的是什麼,那個時候大概是我面對英文最用心一刻。從"Crazy For You"一路往下聽,狂放大膽的"Like A Virgin"裡的那聲"Hey"令人銷魂蝕骨;"Material girl"俏皮歌聲,唱得卻是金錢萬歲,拜金有理;"Express Yourself"高唱"Don't go for second best......",絲毫不掩藏其內底裡的野心。當時,這幾首令我印象較為深刻的歌曲,我聽到的也是「自信」。

 

  我開始會仔細的去看歌詞單裡的介紹,從裡面得知原來"Like A Prayer"是首有關救贖,挑戰宗教意味的歌曲;"Papa Don't Preach"則是有關未婚懷孕,父女衝突的戲碼......;她多變的樣貌不僅只於外表而已,也在她的歌曲中呈現。介紹中著重於描述她在流行樂壇中所締造傲人的成績,但字裡行間特別亮眼的仍然是「自信」;一股自信十足的風範,毫無畏懼的自我展現。

 

  然我從未想到這麼一聽,竟讓我著了迷,視她為唯一的偶像;人的欲望一但被撩起後,其實就很難被滿足,藉由她,我從此踏入西洋流行音樂的世界。"The Immaculate Collection"是我擁有的第一張音樂專輯,是自己攢下零用錢買的;此後,一年不到的時間裡,我手上有的卡帶專輯竟已逾百張。後來一場聯誼,因緣際會讓Cesar發現一家專門代理進口單曲的唱片行「交叉線」,Cesar和我兩人,一個月總得去一、兩趟台北,然後是另一家大唱片行「淘兒」......。從90元一片錄音帶,買到一片要價290元的單曲CD,我攢下的零用錢幾乎都貢獻給這兩家店。這段勒緊肚皮度日的生活,是挺辛苦的,卻也令人異常懷念。

 

  我的父母從來也不知道我這段過去。那時候他們眼看我書桌上卡帶越來越多,一度以為我偷錢買的,小時候偷過錢被「點油作記號」(笑)。吾母精明,真地偷他們的錢,是萬萬逃不過她的法眼;他們猜疑是真,我沒偷錢也是真,反正我一概都說是跟同學借來的,為了不使他們過份起疑,也只好把一些卡帶藏起來。父親認為,做一個學生的本分,頭一等重要的事就是得把書念好,對他來說流行音樂這樣的靡靡之音,對升學考試可一點用處也沒,更甭說我餓肚皮,北基來回只為了買唱片。他是個嚴父,獨裁式的管教,非今日青少年可體會,小時候的經驗告訴我「他想的就要是我想的」,幸好我遺傳母親那般逆來順受的性格,可說到底倒沒有了「自己」。我就這麼暗渡金針了好些年,我一直把它當成是我叛逆青春裡唯一的一筆記錄。

 

  許多年來,我也沒通透地想過自己為何會那般迷戀Madonna,還當真以為她的歌好聽,便照單全收了。直到有一次跟三少爺聊到她時,他提到一個有趣的觀點,大抵是說,人總是會為擁有自己所欠缺之特質的人所吸引。我想真是如此吧!以前我確實是個很沒有自信,甚至沒有「自己」的人,容易拋棄自我,去牽就他人。仔細想想,歐美明星敢於表達自我,直接不迂迴的待人處事,恰恰與我的性格全然相反;是有那麼一段時期,我特別喜歡歐美明星,甚至被同學笑話我從洋媚外。這或許能夠解釋為何從我認識Madonna這個人開始,我的目光總落在她渾身散發的那股自信魅力上,愛著她那勇往直前、義無反顧的作風。話說,當年我莫名喜歡"The Immaculate Collection"專輯的封面設計,且問在流行歌壇中,有幾個人能只用一個字母為標誌,作一張專輯封面?要讓自己成為字母M的代表人物,這份金髮野心不言可喻;這種隱晦式的自大,我想還真沒幾人敢用,但偏偏Madonna做了,還用得那麼順理成章!

 

  因為Madonna的自信而喜歡上她,又因她的行事乖張,作風大膽不畏世俗眼光而崇拜她,她其實一直再教導我兩件事 - "To be myself""To express myself"。我想"To be myself"我有學到一半,在她的潛移默化下,使我自然而然地跨越了一道自我認同的高牆。我從沒問過Cesar,當初怎會給我那張卡帶,而前年與Cesar再度聯繫上,幾次互通郵件之後,我才意會出他交給我這專輯之用意。而曾經我以為我沒有所謂的叛逆期,豈知並非沒有,只是叛逆晚來了幾年而已,33歲那年,我才體驗到離家出走的滋味,兩個字形容 -「很爽」。"To express myself"這事,實因我資質駑鈍,這幾年才開始要萌發。

 

  近幾年來,自己心裡清楚,已不再那麼地迷戀Madonna,我擁有她個人近三百張的CD片,卻許久未主動翻出來聽賞,也許久未去注意她的消息,甚至去年三少爺邀著飛去美國追她的個唱,在我心裡頂多也只是泛起一道漣漪,不去想也就船過水無痕了。寫此文時,我一直在youtube上找她的歌來聽,同時也在想著,為何沒那麼愛她了?突然我發現一件有趣的事是,我竟沒點上半首她92年之後的歌曲;Madonna後期正式踏足電音領域,貢獻出來的好歌也不比80年代少啊!細想著原因,雖對她的那份心思不若以往,但要說崇拜的心理,也還是有的......,加上我30歲後性格慢慢轉變,套上三少爺的說法,許是心裡那個「我」,無有間此消彼長的關係。忽然間我想到了前陣子,忘了在哪看的她與「騎馬大叔」PSY,一段「含卵歌」(Gangam Style)的表演,影片上她仿效MV情節,從大叔褲襠底下鑽過......,我對這幕厭惡至極。這才體認Madonna已再不是以前的她,而我也不再是過去的我了。

 

  我人生30才走入叛逆期,現在血液裡的叛逆,想是在接過"The Immaculate Collection"這張專輯時,便已被誘發,而這段尋找自我的時間並不短,即便到現在都尚未結束;也還好這張專輯敞開一扇音樂之門,讓我踏進音樂的世界,每每支撐著我走過種種不順的時刻。"The Immaculate Collection"是一張Madonna 80年代音樂選輯,也是一張整合她離經叛道的傑作,過去的Madonna放蕩不羈,於衛道圈中惡名昭彰,雙方幾乎鬥上整個80年代;想想世間事很多是非對錯往往無一定論,單看從哪個觀點切入罷了,我慶幸著第一張接觸的專輯就是張如此狂放不羈的作品,在學校八股價值觀教育之外,還能有新血注入,使我在人生之路上,能有個開闊的心胸去包容很多來自各方不同的想法。心中想要主宰自己的那個我,如今已然長成,雖兩個我彼此仍相互拉扯著,但也因為有過去的這些,才能成就此時的我,我想他們和平共處的一天應該也近了。

 

  如今,我依舊把那份崇拜保留給初識時的她,因"The Immaculate Collection"之於我而言,並非僅是一張流行音樂專輯,它除了讓音樂成為我生活的一部分,還關乎我超過二分之一的人生。專輯中的歌曲現在聽來還是曲曲動人,支支動聽。聽著歌細數過往,我對生命中所出現過的一切人、事、物心存感念;特別要感謝Cesar與三少爺,兩位都是我人生轉捩點上的貴人。本文獻給他們二位,與我自己。

 


註:

1. 文章圖片轉貼自網路。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不來恩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6) 人氣()